天博官方网站平台产品
小型装载机,山东装载机
“柳州人喜食螺蛳,根据柳州白莲洞遗址的考古发现,在2.5万年前,‘柳江人’就已经‘嗦’螺了。”走进螺霸王螺蛳粉文化展览馆,讲解员雷洁将柳州螺蛳粉的历史娓娓道来。
日前,记者跟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之“八桂大地展新颜”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参观了螺霸王螺蛳粉文化展览馆和柳州工业博物馆,了解当地特色产业如何在与文旅融合发展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5年,广西螺霸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柳州成立。当时,此公司只是一家小小的手工作坊,仅有25名员工,主要是依靠手工生产;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集螺蛳粉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并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螺蛳粉出口份额占柳州的50%以上,在职员工数量增加至近400名,其中,少数民族员工占70%左右。
2021年4月,习在广西考察时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仔细地了解螺蛳粉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情况。习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己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小米粉”发展为“大产业”,不仅推动了广西特色产业的繁荣,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就业增收机会。近年来,广西螺霸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企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在柳州市的柳城、鹿寨、三江、融水等地建设了原料种植养殖基地,以“生产基地+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辐射带动500多户农户,基地和深加工等板块带动2000余人就业,户均年收入增长3万元以上,螺蛳粉成为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致富粉”“团结粉”,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
在持续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各族群众就业增收的同时,广西螺霸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深挖蕴含在螺蛳粉基因里的侗族、苗族酸食文化和壮族、汉族稻作文化等,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此外,螺霸王螺蛳粉文化展览馆还通过“非遗+研学+旅游”的模式,让各族群众在参观展馆以及参与豆角、酸笋腌制非遗体验中了解柳州螺蛳粉的历史、发展历史、制作流程与工艺,弘扬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增强大家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据统计,2023年,该展览馆共接待参观者近10万人次。
除了拥有螺蛳粉这一特色产业,柳州作为一座工业城市,各族人民在这里凝聚智慧、挥洒汗水,推动工业发展、共创美好生活。
在柳州工业博物馆,一件件珍贵的工业文物和实物映入眼帘。它们记录了柳州工业10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反映出柳州各族人民艰苦创业、敢为人先、自强不息、实业兴市的精神。
柳州工业博物馆是一座集工业历史背景和文化、工业遗产保护、工业文化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文明展示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工业类博物馆,收藏各类工业文物和实物3.4万余件,先后获得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称号,每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
在柳州工业博物馆,讲解员袁梓译介绍,1958年,广西工业十分薄弱,当时,中央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在南宁、桂林以及柳州设立了3个工业区,并将上海的部分企业迁到广西。其中,来自上海华东钢铁建筑厂的部分职工来到柳州西郊,建立了如今在工业领域颇负盛名的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柳州建筑机械制造厂。在各地各族职工的团结协作下,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从一个支边小厂发展为工业领域的出海先锋。如今,柳工装载机智能工厂具备年产3万台装载机、2000台平地机的能力,研发和制造装载机吨位从1吨增加至25吨,包含纯电动装载机、混动装载机、静液压装载机、5G遥控装载机等,销售至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力促进了柳州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各族群众共同富裕。
“柳州工业博物馆不仅是工业历史的记录者,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柳州工业博物馆副馆长蒙艺心表示,博物馆通过展示工业发展中的民族智慧和团结协作成果,激发参观者的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党的民族政策、法律和法规、民族基本知识、民族团结模范事迹宣传教育纳入教育工作中。每年,柳州工业博物馆会开展150余场相关活动,如以20世纪50年代柳州工业建设为背景创作的工业大剧《致青春》演出、“三月三”特色研学活动、“传统节日系列活动”进校园、“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学宏志班专场讲解”志愿活动等,以宣介柳州工业文化为主线,传承弘扬民族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